5月8日,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工藝美術系,攜手莆田第二中學和逸夫實驗小學在工藝美術系的陶藝實訓中心共同開展"美好生活,'湄'美與共"主題實踐教學活動。此次活動旨在推進勞動教育融入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增強以勞樹德,以勞育智,以勞育美的育人成效。
在工藝美術系的專業老師、企業導師和學生的共同指導下,30多名中小學師生從觀察日常使用的各種杯子入手,親自參與體驗拉坯制作、手捏杯的制作方法、陶瓷彩繪等陶藝制作完整流程。最后每個人都收獲了屬于自己的滿意作品。

陳春輝工藝大師指導學生創作
來自莆田第二中學的陳艷艷同學說:“今天的陶藝制作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體驗。在創作作品過程中,我不僅習得了有關陶瓷文化的相關知識和制作技能,而且深深地體會到每一件工藝美術作品都需要精益求精地打磨,傾注工藝大師們的無數心血。今天恰巧是母親節,我為媽媽做了一個漂亮的陶罐,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了勞動果實,我感到很自豪?!?/span>

學生在動手制作陶罐
工藝美術系吳一新老師說:“在手捏杯的制作過程中,我看到中小學師生發揮著各自的想象力、十分專注地創作作品的那一刻,感到做為一名職業院校教師能夠參與到中小學生的職業啟蒙,職業認知和職業體驗等教育活動很有意義?!?/span>
思政課一體化項目負責人張彩云老師談到:“這是一場學校與行業、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活動?;ヂ摼W時代,高科技提供了各種便利,一切都變得簡單容易,一些人喪失了創造美好生活的動力,創造力在大大削弱。所以,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需要從青少年時代就培養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勞動幸福觀。勞動教育應該放在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的素質養成、人生幸福的獲得、創造精神培育大視野內去理解看待?!?/span>

工藝美術系李超書記表示,看到師生們參與陶藝制作時臉上露出的笑容和滿足感,感到很高興。學校將繼續推進思政課縱向發展,在普通中小學開展職業啟蒙、職業認知、職業體驗等,形成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完整通道,為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貢獻力量。